今天看完這部電影,有點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我沒看過其他影評的說法,但我只講一下我從中得到的一點想法,可能跟電影沒有太大關係。

以下會有劇情,所以請斟酌是否要往下看下去。

電影中,男主角對女生說,因為他要成為偉大的鼓手,所以沒時間跟她相處。男主角也跟家人起爭執,說偉大的鼓手也沒有朋友。經歷許多事情之後,男主角打去跟女生道歉,但為時已晚。

片中男主角和老師吵完架之後,老師和男主角在酒吧聊天,然後老師說了如果理查帕克當年表演得很爛時,沒有被羞辱,而是被溫柔的安慰,他是否就不會成功了?所以老師決定要用各種壓力去鞭策學生,他希望可以教出下一個理查帕克。

這兩個男性角色,都透露出淺薄的思維,可以說即使到了成人,也還沒長大。而他們的問題就是,希望透過模仿前人的作法而獲得成功,而不去思考問題點。你沒有朋友,不代表你會成為偉大的鼓手,理查帕克是一個偉大的鼓手,不是因為他沒有朋友,這是倒因為果的思維錯誤。而老師希望透過模仿羞辱理查帕克的行為來教出下一個理查帕克,這也是完全錯誤的,你幾乎可以說,因為是理查帕克,所以他那樣被羞辱後才會成功,然而,當時如果理查帕克沒有被那樣羞辱,或許他也會成功,只是晚一點,這是下不了定論的,雖然人生的轉捩點,往往是一瞬之間,但用一樣的方法去處理不同的情況,就像是篩子一樣,你只能碰運氣去遇到一個跟理查帕克一樣性質的學生,而不能成為不同的安烈契與連恩(這個欄位不一定是連恩,誰知道呢?)。老師淺薄的以為模仿Jo Jones對待理查帕克的方法就能成功,殊不知那可能只是Jo Jones好運,剛好遇到理查帕克,而不是別人。

籃球界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以前像是MJ退休後,大家都在講誰是下一個MJ,但事實上不會有下一個MJ,MJ是獨一無二的,模仿MJ到一個程度後,應該要尋找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路線才對,一直存在錯誤的思維,盲目認為模仿就一定能成功,最後雖然可以說是努力過了,但你只是白做工,因為你沒有成功過,只是努力過。

最後男主角和老師在舞台上靠著音樂大和解,在那一瞬間投入全身全靈在演奏上,瞬間的火花吞噬了兩人複雜的糾葛,他們都是自己建立出來的遊戲規則中的輸家,在各自的人生中摔了個狗吃屎的兩人,最後終於化作瞬間的音符,而能走出不一樣的人生吧?如果他們夠聰明的話,就會知道,並不是沒有朋友、羞辱學生,就能成功。

成功是來自於投入的練習的質與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udd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