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要探討的人,是最近在某網路介面上引起紛爭的人,根究其獨特的原因和
行為,我想對這做一點探討和分析。不過嚴格說來,那是一種強烈的矛盾衝突
,而且會被一種破碎的價值給撕裂的人格未來。

該案例在其口說的部分,藉由媒體我大致的看到了,雖然不長,但非常有價值
,如果對照個案本身有心理上的疾病的事實的話,那可以說是人格情緒衝突的
強烈迴向之結果。舉個例子好了,做慈善的事不見得人格有多良善,有時候行
動是另一種面向情緒的轉換之結果,一個有強烈破壞性的人,可能會在無誘因
的情況下變成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可能會以良善或和平的面向去處理情緒。又
或者是說,一個朝向自我內心封閉的人,他可能會在人群中展現理性度較低的
行為,因為那是心理反抗的樣貌,在他心中的一種封閉的衝動轉化成為向外的
樣貌,雖然如此,他仍有理性的解釋和看法動機,只不過那可以認為是相反層
面的擺盪。

另外在閱讀個案時,要切記,個案本身所做的事實,和其一切經歷,並不能切
實的解釋個案,良善的行為未必代表是良善的心,邪惡的行為未必是出自邪惡
的心,注意說話的聲音,有無壓抑、有無扭曲、有無異常而令你感覺到哪裡怪
怪的。在這個個案中,外表實在是看不出來有這種問題,但一聽他的聲音,就
感覺到異常,好像是他原本的聲音被扭曲過後的樣子,一般來說,可能會認為
是腦部有受損的結果,但心理疾病也是腦部的一種異常問題,類似受傷。

該個案中,個案展現出一種錯誤的表現,但這種明顯反差的情緒問題就不是重
點了,要討論的是在後面,在於個案所說的友情支持。

很奇怪的,不行偏差之事似乎跟朋友的多寡無關,也跟朋友的好壞無關,我所
謂撕裂是在於,價值觀的判斷上,個案沒有能力自己去掌握,在未來而言,他
是墨守而無能力去思考新的經驗的,而朋友的建議變成他很重要的來源,但這
個來源很顯然的缺乏新的刺激與激發,也無法點出個案本身的問題,因為真如
個案所說的話,為什麼個案無法能立即發現呢?個案很明顯的是用試錯的方式
在生活的,除了想引起注意的可能之外,許多的作為事實上沒有意義。不過,
針對個案,有一點很重要的事要提醒,就是在於朋友這件事情上,這些人的價
值觀是不是影響了你?你有沒有自己的判斷準則?或是說,難道只有身為朋友
的人才是重要的?一句話聽不聽的進去還要看交情?結果就是頭痛治頭,腳痛
治腳,不痛亂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udd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